谁牵头制定标准,谁就更有可能抢占产业发展先机。今年 5 月,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量子联合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代表团的工作获得高度认可 —— 特别是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简称 “国科量子”牵头倡议成立量子随机数工作组的提案顺利通过。在当前大国科技博弈的背景下,这一进展尤为不易。
“事实上,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中国正在引领全球量子通信发展?!?国科量子总裁戚巍向解放日报记者表示。
既要领先,更要 “能用”:从科研突破到实用落地
2017 年 3 月,《经济学人》杂志以封面文章指出:“没有一个量子网络比中国建成的‘京沪干线’更具雄心。” 这条 2016 年底全线贯通的全球首条超 2000 公里远距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从物理原理上确保窃听行为可被检测,从而保证密钥不被窃取,为信息系统安全传输筑起 “量子屏障”。
中国的 “雄心”,既体现在科研的 “身位领先”:京沪干线与 “墨子号” 量子卫星构建的星地一体量子网络,星地量子密钥传输效率较同等距离地面光纤信道高出 20 个数量级,保持全球领先;更体现在让技术 “落地能用” 的务实追求。
“国际同行常聚焦成码距离、成码率等科研指标,而用户更关心可用性、可靠性、合规性与成本。” 戚巍介绍,国科量子组建量子、通信、密码、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团队,在设备层、网络平台层开展集成与工程技术创新,推动量子通信从早期科研网迈入稳定运行的生产网阶段,可用性达 99.99%。
在金融领域,国科量子在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支持下,开发了数据中心间通信主密钥的同步与更新方案 —— 主密钥如同 “总钥匙”,可管理不同业务的 “临时密钥”。实地运行后,用户评价其 “显著提升报文传输安全性”“有效降低业务系统开发成本”。
面向大范围、远距离密钥需求,国科量子于 2022 年建成全球首个万公里运营级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核心区域,并与 “墨子号”“济南一号” 量子卫星对接。该网络工程进度、技术指标总体领先欧盟约 3-5 年,已为金融、电信、能源、政务等领域提供稳定服务。
何时 “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行业应用到个人服务
量子通信市场空间广阔,经典密码学奠基人马丁?赫尔曼曾指出,仅密钥安全分发就可能形成万亿级产业。那么,量子通信何时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今年 1 月,工信部启动量子科技 “揭榜挂帅”,在量子通信领域设置 “分布式量子密钥资源池” 任务,目标形成服务 100 万用户的能力。“该任务吸引大批企业参与,国科量子也积极响应。” 戚巍认为,这是国家推动量子密钥分发走向千家万户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个人用户已能 “尝鲜”:通过手机 APP,在传输商业机密或敏感信息时可启用量子密话。为支撑这类业务,中电信量子公司的 10 多个量子城域网正陆续接入国家广域量子骨干网,服务的量子密话用户已达 500 万。
从 “量子通信” 到 “量子互联网”:广阔前景与全球竞合
国际共识认为,量子通信网络是量子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前景广阔。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 2025 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表示:“未来,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将连接各地量子计算机,构建‘量子互联网’,形成更安全、智慧、包容的量子增强型网络文明。”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而量子通信为数据流通交易提供了可信安全技术手段。国科量子已开发量子安全多方计算、量子可信云等产品,形成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全环节的安全流转与策略管控能力。
同时,依托国家广域量子骨干网,国科量子正研发量子传感、量子时频同步等技术,未来将构建全国性量子传感网,提供超越经典技术的国土尺度解决方案。
全球竞合态势日益激烈:2024 年,欧盟发布新量子旗舰计划,加码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美国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将 “量子通信和网络” 列为关键领域?!叭舴怕椒?,将痛失前期领先优势?!?戚巍坦言,国科量子始终保持紧迫感。
值得关注的是,技术源头与创始团队源自中国科大的国科量子,选择落户上海而非聚集众多量子企业的合肥 “量子大道”?!吧虾Uㄉ栌泄视跋炝Φ目拼粗行?,利于全球布局?!?戚巍表示,上海为公司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以上海为核心,量子通信将在技术、市场、产业领域释放更大潜力。